高适《燕歌行》诗歌鉴赏
高适是唐代著名诗人,他的代表作品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别恨楼》、《燕歌行》等。而其中,《燕歌行》是以婉转动人的词句,展示了北方人物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。下面将对该诗进行深入的鉴赏。
一、语言艺术的体现
《燕歌行》句式工整,平仄优美,使诗歌的语言艺术得以突显。例如,“从谏议大夫行烟波,至郑州司马青衫泪滴。”就采用了双声、折一和一声的“烟波”,表现了行旅间的无奈;而“临别赠言须买臣,此别意永绝胡尘。”则显得有力、深沉,意味着长途别离。语言上的精简,使得整首诗节奏明快,铿锵有力,让人读来一气呵成,留下深刻印象。
二、表达豪放的情感
关于人物情感的描写,《燕歌行》也是具有相当特色的。比如,“南风知我意,吹梦到西洲。”这句字面意义虽然不是很明确,但在古代的约定俗成中,“吹梦到西洲”往往象征挚爱的思念之情。此外,“胡马依北风,越鸟巢南枝。”这两句虽然言简意赅,却表现了北方人物的豪放情怀。读者不难想象出那匹背负青山,令人牵挂不舍的胡马,也不难感受到那一只眷恋南方风物的越鸟。读来,流连忘返。
三、通过描写背景境遇来抒发人物情感
自然景色一直是诗歌中不可缺少的元素。而在《燕歌行》中,高适也巧妙地把第一句——“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”作为整首诗的引子,展现出胡族民间的可怜和孤独。而与此相对,南方的深闺却能够悠然自得地游弋在天地之间。更令人痛苦的是那不断往返北南的使者,心力憔悴,此时亲朋与众不同,纷纷奔赴戍边,以求前程无忧,可见人物人世的坎坷。
总而言之,高适的《燕歌行》通过精巧的语言、优美的韵律,抒发了人物的感情,让人读后心生共鸣。他恰到好处地取材描绘了北地与南楼之间的对比,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。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珍贵诗歌。